从先飞到领飞 从滴水到聚流——福州海关全力支持宁德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
时间:2025-01-09    点击:7
近日,宁德港口岸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将再为福建省优化对外开放开发布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注入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将开发三都澳概括为闽东人民的“三大梦想”之一。近年来,宁德地区对外贸易持续保持2位数以上的增长,而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所毗邻的漳湾临港工业区是宁德地区产业聚集壮大的核心区域。新兴产业的强劲发展需要更高水平港口条件的配套支撑,继三沙港区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之后,仅经过3年,宁德港口岸再次迎来了三都澳港区扩大对外开放。至此,宁德口岸已拥有3个正式对外开放港区。经过20多年的接续努力,宁德已经悄然跻身对外开放枢纽港行列。百年老港见证了宁德口岸从“弱鸟先飞”到振翅高飞,从“滴水穿石”到聚流成河,交出了一流口岸建设的宁德答卷。
建设现代化口岸,海关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在宁德地区外向型经济腾飞过程中,福州海关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全力支持宁德港口岸三都澳港区扩大对外开放。2021年8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福建宁德港口岸扩大开放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仅过了四个月,宁德口岸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扩大开放先后通过市级、省级和国家验收。2022年3月29日,交通部门正式公告漳湾作业区对外开放。“漳湾作业区顺利扩大开放,将加速临港产业的集聚发展和三都澳港区的开发建设”,宁德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严春辉介绍说,“口岸开放验收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福州海关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指导服务工作。”
完善口岸配套设施,助力港区功能“提档升级”
港口功能强不强,关键看配套设施完不完善。福州海关把握关键,指导港口业主单位配备相对独立的集装箱查验、内外贸集装箱和散货堆放区,新增散货堆场面积3.2万平方米,外贸集装箱堆存能力提升了1000个标箱,有效提升了港区作业效率,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船舶滞港费约800万元。围绕港区区位优势,福州海关支持开通“沿海穿梭巴士”,发挥衢宁铁路海铁联运优势,推动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试点业务试点以来,上汽宁德基地等重点企业通过内外贸同船方式可缩短物流周期约7天。今年第一季度,内外贸同船业务批次、货值,环比分别增长43%和60%,涉及商品拓展至电机、水产品等多个品种。
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保障跨境贸易“提速畅通”
为缓解疫情带来的船舶到港压力,福州海关设立口岸疫情防控管理专班,做到船舶登临检疫当日办结;为破解大宗矿产品取样、检测周期长的问题,在码头前沿设立铜精矿制样室,平均检测周期缩短至3个工作日;协同试点“多船同靠”“多票同卸”等作业模式,破解二次转运难题。一直以来,福州海关还在宁德口岸深入推进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改革,先行先试出口危包“产品线”安全监管合格评定模式等一批创新通关模式,宁德港口岸通关效率不断提升,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1年,宁德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20.6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1.22小时,分别较全国整体通关时间少16.04小时、0.52小时。
深化问题清零,促进外贸经济“提质增效”
福州海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指导中铜东南铜业有限公司通过进口散货转场方式,实现到港进口铜精矿一次性运入厂区内仓库,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省费用达300万元,并指导在港区建设皮带传输系统,对自动取样功能进行误差校核试验,该系统系全国港口首套铜精矿卸货运输及自动取样系统,预计投入使用后可提升卸货效率70%。
港兴市兴,口岸与城市发展休戚与共。宁德港口岸扩大开放,有利于三都澳港漳湾作业区进一步开辟国际航线,吸引跨国航运企业,发展成为大宗矿产品、原材料集散中心,服务大型临港工业布局兼顾内陆腹地物资运输,迈向规模化、集约化港区,进一步促进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加速发展,加快宁德地区社会经济崛起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