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稳外贸 凝心聚力促发展 福州海关助力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图)
时间:2025-03-21 点击:21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福州海关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海关总署统筹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通关便利化工作要求,深入落实稳外贸稳外资措施等重量级便利政策措施,迅速出台支持复工复产、扶持综保区发展、简化进出口货物检查、促进物流业、跨境寄递行业发展等5批次共52条支持措施、细化任务98条,进一步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着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做出海关贡献。2020年12月,福州海关整体通关时间进口21.19小时、出口0.87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81.04%、92.46%,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一窗通办 一键可查
2020年,福州海关发挥“全通窗口”作用,全力守护防疫物资绿色通道,累计保障了201批次进口捐赠物资防疫物资零延时通关,货值7626万元,其中口罩1627万余个,防护服12.7万件。尤其是对从北京、上海、广州、皇岗、厦门等异地口岸入境的防疫物资,“全通窗口”坚持一跟到底,24小时值守,确保防疫物资即到即报,有效解决福州空运运力不足导致的防疫物资无法直接到达福州地区的问题。同时,“全通窗口”还大力推行业务办理全流程“零见面”,只要在线上提交电子资料,审核无误后即可办理,最快实现“秒通关”,为疫情期间外贸企业安全复工保驾护航。2020年,“全通窗口”累计受理报关单6万票,同比增长2.2倍,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57%。
此外,福州海关在“通关预约平台”上线“通关掌上查”模块,企业或其代理人通过微信企业端即可“一键查询”本企业报关单的通关状态,对进出口货物信息流、单证流更加了然于心。同时,该系统还实现了企业、港区和海关内部各环节信息共享,通过精准捕捉通关状态、共享展示数据、主动提示对接环节,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了工作透明度。现场海关受理企业电话及现场咨询报关单状态的次数下降近6成,极大释放人力资源,大通关各流程的衔接水平进一步提高。
畅通物流 增速提效
2020年,福州海关优化大宗散货出口监管,创新推出了出口大宗散货“抵港直装”模式,允许大宗散货边运抵边装船,实现门到门直供出口,在节约企业物流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港口装卸效率,作业时间比原来缩短了近50%。全年福州海关共监管该模式出口的散货船舶132艘次,监管化肥、钢材、石料等大宗散货253万吨,为企业节约费用超7000万元。
同时,福州海关还创新外贸集装箱“水水转运”业务,优化福州港青州港区和江阴港区物流通关链。进口货物从江阴港区的直航干线船舶进境后,可以通过专线船舶直接运至青州港区办理通关手续;出口货物运抵青州港区办结通关手续后,可以通过专线船舶直接运输至江阴港区装船出口。此举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通关便利,还降低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陆路运输瓶颈。2020年“水水转运”模式转运集装箱9.38万标箱,节约企业成本4700万元。
保供促稳 促进双循环
中景石化是福建省防疫重点企业,为支持企业进口生产医疗物资急需的原材料,福州海关创新出台进口丙烯关企共检监管模式。企业通过提前申报,并借助自身的危险化学品化验分析中心实现自检,海关在4个重要节点进行介入监督,保证规范性,实现进口原材料卸货、取样、检测无缝对接,检测结果合格后,当天即可投入生产,通关效率显著提高。2020年,福州海关累计验放丙烯逾38万吨、货值约20亿元,压缩进口时间三分之二。
宁德市是世界最大不锈钢生产基地,为助力当地不锈钢生产企业降本减负、保供稳产,福州海关推广多元化税收担保模式,指导相关不锈钢原料进口企业采用“同业联合担保”等新型担保模式减轻财务负担,开具相关保函2亿元。以“数据测算+企业资信+行业调研”为基础,在确保国家税款安全的基础上,调降税款担保征收比例,全年可为企业节省资金占用近1.5亿元。鼓励指导相关企业申请设立保税仓库,探索建立“不锈钢原材料保税供应”模式,稳定原材料供给,减轻国际价格行情波动对企业生产的不利影响。2020年,宁德口岸累计进口镍铁、高碳铬铁、镍矿三大不锈钢生产原料货值202亿元,同比增长40%。
打造新高地 锚定高水平
2020年,福州海关持续发力,全力支持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年内共有7项自贸创新举措获福建自贸试验区第三方评估通过,其中4项被评估为全国首创;2项自贸创新措施获海关总署备案发布;福州海关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入选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并向全省复制推广。自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福州海关已累计有108项自贸创新举措通过第三方评估,其中46项被评估为全国首创,分别占福建自贸试验区总数的24.2%、25.8%。
此外,福州海关全面推动关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助力地方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出台支持综保区建设11条举措,推动福州出口加工区、福州保税港区年内先后获批升级综合保税区,其中福州综合保税区已于2020年11月18日通过验收,具备正式运作条件。支持综保区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创新特定大宗散货区港联动运输模式,推动福州综保区开展大宗散货(铬铁矿)保税仓储物流业务,满足罗源钢铁产业需求;创新保税棉花集中检验分批核放模式,推动棉花保税仓储项目落地福州江阴港综保区。2020年,福州关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84.65亿元,同比增长29%,高于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增幅24个百分点。
拓展新空间 培育新动能
为支持福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高质量发展,福州海关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开辟新途径,助推福州、莆田分别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并参与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推动跨境电商各类新模式落地发展。4月10日,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票零售一般出口(9610模式)业务启动;4月21日,福建省首票跨境电商保税出口(1210模式)业务启动;9月1日,首批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启动。
此外,福州海关积极响应邮政企业诉求,先后开辟“台湾—福州—北京”、“福州—义乌—新疆—欧洲”和“福州—厦门—美国”三条临时邮路,实现空运、陆运和海运等邮件运输方式的全覆盖,打通福建省进出境邮件临时性新通道,缓解福州口岸国际邮件受疫情影响运能不足、邮件积压的情况。2020年开通以来,3条临时邮路已实现常态化运转,累计保障超过300吨、100万件的国际邮件快速通关。同时,福州海关加快跨境寄递渠道货物通关速度,确保邮件运抵监管作业场所后“零延时”流转验放。推动进出境快件海空转场拓展物流通路,疫情期间允许在关区有开展快件业务的海运(马尾、平潭)、空运(福州长乐机场)口岸开展进出境快件转场监管工作,有效拓展进境快件物流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