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关、厦门海关联手打造“货物直通”模式
时间:2024-10-31    点击:81
5月23日,福州海关与厦门海关签订《货物直通业务合作备忘录》,标志着跨关区“货物直通”模式在福建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这是驻闽海关在推进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改革方面又迈出的重要一步。
据介绍,福厦两关在前期“三明—厦门”“莆田—平潭”2个转关业务改革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研、深化协作,共同研究打通途中监管数据梗阻、完善数据共享机制的有效方法,联合开展技术攻关23次,解决锁具轨迹丢失、数据绑定失败等近40个难点问题,融合运用了北斗定位、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创新性提出了“货物直通”智慧转关解决方案,实现跨关区物流运转便利、监管严密、信息互通的有机统一。
该模式在优化作业流程的同时,明确了硬件对接标准,实现智能锁跨关区“一锁通用”,进出口企业在开展跨关区海关监管货物流转时,仅需配备一支智能锁,就能够在福建省内体验“一站式”通关带来的便捷和顺畅,避免多头配置设备,减轻企业运营成本。当集装箱经海关智能卡口进入出境港口,卡口设备自动识别集装箱数据、智能锁运行情况等信息,经系统风险判别无异常后,自动解封智能锁、联动核销转关单,货物无需在港区内停留,即可直接装船出口,实现了企业24小时、自助式无感通关。邮件、快件和跨境电商等对物流时效要求较高的业态受益显著。与此同时,海关运用自主开发的“在途监管平台”开展远程智能监控、运输轨迹分析、途中异常预警处置等监管作业,无需逐票派员实地验视操作,在确保货物安全和监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莆田市跨境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怀川说:“以往,莆田跨境电商货物施加传统海关关锁后,转运至厦门口岸,运抵后需等待口岸海关现场监管,装卸时空受限。福州海关在莆田试点‘货物直通’模式后,货物深夜抵达出口口岸,也能由系统自动解锁,立即就能装船,拉近了莆田与航线优势口岸的时间距离,增强了我们公司物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对外贸经济前景更有信心了。”
据统计,今年1-4月份“货物直通”业务试运行期间,福州海关办理转关业务累计492票,监管集装箱1208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9%和45%,平均每票缩短通关时长12小时,为进出口企业节约物流成本约160元/柜,惠及纺织品、鞋服、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等进出口商品。
福州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杨升平表示:“全面推广应用‘货物直通’模式有利于促进区域海关合作,推动关区间管理联动,强化跨关区业务通关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对福厦两关一体化协同发展将产生关键性的积极影响。”(林榕、林同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