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优争先争效再行动 福州海关、厦门海关联合出台二十三条措施推动福建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时间:2024-06-22    点击:70
5月25日,福州海关、厦门海关共同推出《福厦两关推动福建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二十三条措施》,从做强口岸、科技创新、优化监管、区域协调、提升服务等5方面着手,全力推动福建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这是继2021年5月福厦两关推出“推进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改革工作方案”之后,再次联手为推动福建省外贸高质量发展谋实招、出硬招,进一步吹响建设新福建、谱写新篇章的海关号角。
在提升福建口岸能力,打造开放新高地方面,福厦两关将大力支持加快建设以福州港、厦门港为核心的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群,扩大“丝路海运”品牌效应。加强省内口岸物流监管的协同配合,建立大宗散装进口矿产品分港卸货协调配合与信息通报机制,开展进口货物卸船分流和出口货物过卡分流。争取开展进口转关“离港确认”模式,做大做强内支线中转。促进中欧班列运输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对接。
在强化科技赋能,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方面,福厦两关将推动“港区货物海关智慧监管模式”“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自贸创新举措在福建省内复制推广。推进货物智慧转关直通模式深化应用,加快推进两关物流辅助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寄递渠道货物、物品在福建省内各口岸间转关快速核销验放。支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拓展,丰富海关侧项目应用,推动福建省内两个运营体互联互通。
在创新监管服务,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方面,福厦两关将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对部分进口矿产品实施“先放后检”,对生产急需的进口货物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口岸先放、目的地取样、优先检测。综合运用减免税、进口增值税分期纳税等税收政策,支持重点产业扩大原材料、生产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广特殊物品“一次评估、分批进口”改革。扩大市场采购方式出口预包装食品试点工作成效。推广锂电包装“产品线”安全监管模式。强化驻闽海关间沟通配合和调运审批,做好隔离场(圃)建设指导,支持大中动物、种子、苗木等优质种质资源引进。加大对福建省外贸走势研判,联合开展对主要市场、重点商品进出口监测分析。通过数据建模对rcep等自贸协定利用率进行动态分析,落实经核准出口商制度,建立关企协同机制,收集、预警、应对出口货物在自贸协定成员方享惠受阻情况,顺畅企业出口享惠。
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双循环格局方面,福厦两关将全力落实完成海关总署和福建省的第四轮《署省合作备忘录》各项任务。支持三明、龙岩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福州保税区转型升级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象屿保税区转型升级为综保区,支持申建厦门空港综合保税区。积极与金砖国家海关开展国际合作,支持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研究探讨“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相关海关政策措施和监管办法,推进福建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印尼、中-菲、中-塞、中-泰等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发挥台湾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作用,探索开展自台湾地区进口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联合分析,促进对台小额贸易和平潭、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在发挥海关职能优势,服务企业发展方面,福厦两关将建立省内企业跨关区“问题清零”协调机制,坚持“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对福建省内企业涉及海关问题“一口受理、两关通办”。进一步加大重点外贸企业aeo认证培育力度,协同开展跨关区企业分支机构的实地认证工作。共同完善福建省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重点企业清单和数据库,联合收集境外通报我国出口产品不合格信息,帮扶企业“破壁”出口;梳理茶叶等特色产品技术汇编和限量标准知识手册,开展联合培训,助推省内重点食品农产品出口增量提质。共同推进落实与福建省公安厅联合建立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政策解读和培训,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6394.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5%。其中,出口3797.5亿元,增长8.7%;进口2596.8亿元,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