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进境种牛的“春运之旅”——福州海关保障新年首批种牛安全进境
时间:2024-05-22 点击:67
春节前夕,福建省南平市佳南进境种牛隔离场里,福州海关所属南平海关关员钱毓斌和黄志勇正在紧张忙碌地查看各项安全设施和前期整改情况。不久,佳南隔离场即将迎来兔年的首批进境种牛。兔年春节,他们又要和大批“牛朋友”一起度过。
下船 农历腊月二十九
1月20日上午8点,运载着3800多头种牛的galloway express轮,缓缓驶入福建长乐鑫通码头。福州海关所属马尾海关的关员们早早等在福建长乐鑫通码头,准备迎接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
由于海上颠簸,且与陆地生存环境差异较大,到港后的种牛亟需快速下船。为保证种牛到港后顺利转运,负责口岸通关监卸的马尾海关早在一个月前便开始制定监管方案,与地方政府、码头、船运、检疫消杀公司等反复沟通,落实场地设置和消毒、登轮检疫、运输路线和应急处置等细节,并为进境种牛开辟了进境“绿色通道”。
种牛抵港后,审单、检疫、查验等各环节工作有序展开。负责检疫的关员姚光国和万季芳第一时间登上高耸的悬梯进入船舱。与此同时,关员卢福川和尤晓敏确认运牛车辆准备情况,检查铺垫的沙土厚度是否达标、消杀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准备就绪后,卸牛栏桥打开,种牛沿着坡道鱼贯下船,24小时不间断监卸工作随即启动1月21日0时,已是大年三十,鑫通码头寒风凛冽,物流监控科科长占文峰与曾焕健、黄一帆、冯少青等关员仍在一丝不苟地确认种牛数量、核对车号。“虽然很冷很累,但是看到一车车种牛安全运走,大家心里很有成就感。”第4次执行种牛监卸工作的占文峰笑着说。
1月21日下午1点,经过近30个小时的接续监管,马尾海关顺利完成此次进境种牛的监管接卸作业。看着最后一车驶离港区,引种企业北京泰力和公司相关负责人武晓波难掩内心激动:“整个接卸过程很顺畅,一分钟都没有耽搁,感谢福州海关,春节假期组织大批人力,保障我们的种牛快速通关!”
转运 农历腊月二十九
1月20日上午9点,56辆种牛货运拖车整齐地停在福建长乐鑫通码头的空地,福州海关所属南平海关关员黄云好、彭涛和张姚旺逐辆检查货运拖车的安全绳、车辆的牢固性。
他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潮水节奏,组织车队全天候开展种牛的转运作业。转运车队要按照规定路线尽量匀速行驶,“点对点”驶抵隔离场。在关键的路口,会有事先联系好的警车开道。“码头距离隔离场近四个小时车程。押运途中,车辆不能停靠服务区。跟车关员要在种牛监管工作群里及时发送沿途实况消息,好让后续环节做好应对。”黄云好熟练地介绍整个转运过程。黄云好是南平海关查检一科科长,每次遇到进境种牛转运任务时,他总是“打头阵”,亲自押运第一车。“由于中途不能停车,为了保证不上厕所,一定要少喝水。”黄云好介绍说。说话间,第一车种牛装车完毕。“出发!”黄云好下达指令。
“入住” 农历大年三十
晚上7点。“50号车装车完毕,准备出发。”“1号车将到达隔离场,请做好接车准备。”随着一条条动态信息在进境种牛隔离监管工作群发出,3800多头进境种牛经由福州海关关员们两天一夜的接力转运监卸,安全“下榻”佳南进境种牛隔离场。
在隔离场门口,关员钱毓斌正细心地指挥最后一辆种牛货车驶入雾化消毒通道,对车辆进行全方位喷淋消毒。随后引导车辆停靠在专用卸牛通道,清点数量。钱毓斌作为福州海关业务能力较强的动植检专业人员,今年是他在隔离场度过的第4个春节。作为现场总指挥,监管任务开始的前三天他寸步不离地驻守在隔离场,日程排得极满,眼里布满了血丝。“虽然除夕夜不能和家人团圆,有些遗憾,但这就是我的阵地,我要履行自己的职责。”钱毓斌边观察种牛的健康状况边说。
“此次智利种牛进口恰逢春节假期,为守好国门生物安全防线,我们发动全关力量,统筹调配关区具备相应资质人员,逐一梳理各环节监管措施,保障种牛进境安全有序。”据福州海关动植检处副处长李海峰介绍,种牛进入隔离场后,紧接着就要开始进行种牛的采样、皮试接种及判定、疫病检测等工作,同时组织专业关员实施全天候驻场监管。“2023年,福州海关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支持优异种质资源引进,为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海关力量。”李海峰表示。
据悉,该批种牛主要为“荷斯坦”、“蒙贝利亚”等优质品种,将在45天隔离期满后陆续运至河北、内蒙、宁夏等地,用于改良当地种牛品系,开展生产养殖、良种繁育等生产活动,促进我国奶业振兴发展。